7、并非模板的模板

早先时候,围绕任何一个特定的Issue题目,我们勾勒出了五种基本的应答模式(Response Pattern),它们是:
  a. 全盘肯定的Affirmative模式
  b. 全盘否定的Negative模式
  c. 一半肯定一半否定的Eclectic模式
  d. 大部分肯定但小部分否定的Eclectic模式
  e. 大部分否定但小部分肯定的Eclectic模式

  如果我们以“电脑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Computer Is A Useful Tool.”) 为命题,从上述五种基本应答模式中选择任何一种模式来写,则在每一种模式下,其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依照我们此前的诸般原则,可总结为如下五种架构(申明:这里只追求搭建架构,并不追求思想上的深刻,并且,为了易于理解,姑且用中文来写作):

7-1: 全盘肯定的Affirmative模式

  第一段:几乎很少有人能否定电脑自从其发明以来在当今社会一直充当着一种有用的工具这一事实。电脑作为一种工具的有用性可通过它在全世界所有国家、所有阶层的人类群体中获得广泛普及和应用而得到证明。可以预计,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的有用性将不断提高,并因而导致电脑得到进一步广泛的应用。

  第二段:较之于人类以往的任何一种工具,电脑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着人类物质层面上的福祉。电脑在工作环境中的使用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金融与商务等领域,电脑及应运而生的信息产业正成为各国国民经济中的一种全新的产业方式。电脑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方兴未艾的应用正极大地提高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

  第三段:电脑的用途并非仅局限于人类的物质范畴,还广泛地延伸至人类的精神范畴。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使人类彼此间的思想交流更为顺畅深入。计算机使人类文明中各国文学、艺术、音乐的杰作为每一个人都能获得,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审美享受,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第四段:电脑无可争辩的有用性会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强化。科学家设想,未来要在地球周围的太空中构筑起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届时,计算机将以更强劲的功能满足人类在各个层面上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第五段:人类是理性的动物,这种理性规定了人类能在手段与目的之间建立一种因果关系。人类研发出计算机并将其付诸普遍的应用,这只能说明一个道理,即计算机是一种极为有用的工具。

7-2: 全盘否定的Negative模式

  第一段:“电脑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或许是一种过于乐观、甚至是盲目乐观的断言。纵观电脑和网络给人类已经造成和有可能造成的那些比比皆是、触目惊心的危害,我们便有充分的理由来怀疑电脑所能给人类带来的种种有益之处。

  第二段:虽然人类已躲过了“千年虫”这一劫,但如果一个远比“千年虫”严重的危机产生,又假如这个难于控制的危机影响到全球的核武库,那么,哪怕是最小的一个计算机数据失误也能将人类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人类的核武库由于计算机数据失误而几近失控的报道时有所闻,人类每一次都能幸免于难吗?

  第三段:为什么我们的法律禁止所有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因为网络对这个特定的、易受影响的群体具有普遍的害处。充斥于网络的色情与暴力内容易于使未成年人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对社会有害而无益的公民。

  第四段:即使在成年人社会中,计算机网络也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广泛和深远的负面影响。与网络相关的暴力与凶杀,性交易与性变态正日益威胁着我们的安全感和道德伦理底线。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人类彼此间的不信任感似乎正在与日俱增。

  第五段:因此,当人们津津乐道于计算机的种种益处时,我则清醒地关注着电脑所引发的那些深刻的、无可规避的physical和psychological的破坏作用。这种对其破坏力的清醒认识将有助于人类破除电脑是一种全然有用的工具的神话与迷信。

7-3: 一半肯定一半否定的Eclectic模式

  第一段:计算机是绝然有益还是绝然有害?要弄清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承认这样一个前提,即计算机是一种工具。众所周知,任何工具均是中性的,仿佛一枚硬币,不可避免地拥有正反两个方面。计算机既然必须被视作一种工具,也毫不例外地有其正面与负面的双重作用。

  第二段:正如“存在即合理”这一命题所imply的那样,计算机之所以在当代社会被如此广泛地得到应用和普及,是由于它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用途。工作效率的提高,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生活质量的改善,这些只是计算机促进人类物质福祉(material well being)的几个方面。在精神层面上,网络使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更为容易。此外,我们足不出户便能欣赏到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许多艺术杰作,使我们的审美感知力获得提高。计算机正满足着我们精神和物质层面上层出不穷的需要。

  第三段:然而,计算机及网络的负面作用也同样值得我们严重关切。以破坏和窃取信息为目的的“骇客”犯罪会对国家安全和个人利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非法网吧会将易受影响的未成年人诱入暴力和色情内容的陷阱,使其难以成为对未来社会有用的公民。即使成年人也会陷入网络上的种种陷阱而涉及暴力、凶杀、性交易和性变态等危及社会传统结构和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四段:对计算机所固有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均予以充分的认识是十分恰当的。认识到其积极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来为人类服务。认识到其消极作用则有助于我们采取具体的措施来将其危害减少至最低限度。这种平衡的和健康的看法应贯穿于我们对所有事物的客观认识之中。

7-4: 大部分肯定但小部分否定的Eclectic模式

  第一段:如果我们走进任何一家电脑市场,我们都会看到成群结队、踊跃购买电脑的人,而且,人们十分热衷于技术日趋尖端的那些电脑产品。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及报刊杂志上,我们常常能了解到电脑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及心理问题,并且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对电脑的批评之声也越发不绝于耳。显然,我们整个社会对电脑的作用有着全然不同的看法。据我个人的观察,电脑的正面作用应该远远超过其负面作用,因此,对电脑作用的评价应该主要是积极的。

  第二段: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电脑都体现出了它的用途。较之于人类以往的任何一种工具,电脑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着人类物质层面上的福祉。电脑在工作环境中的使用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金融与商务等领域,电脑及应运而生的信息产业正在成为各国国民经济中的一种全新的产业方式。电脑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方兴未艾的应用正极大地提高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当然,电脑的用途并非仅局限于人类的物质范畴,它还广泛地延伸至人类的精神范畴。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使人类彼此间的思想交流更为顺畅深入。计算机使人类文明中各国文学、艺术、音乐的杰作为每一个人都能获得,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审美享受,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第三段:电脑无可争辩的有用性会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强化。科学家设想,未来要在地球周围的太空中构筑起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届时,计算机将以更强劲的功能满足人类在各个层面上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第四段:当然,电脑也存在着某种“双刃剑”效应。计算机的在军事和金融领域中的计算错误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核灾难或金融灾难。网络上的暴力与色情内容对于易受影响的青少年尤其具有毒害性。但是,在电脑的种种负面作用中,很多都是与对电脑和网络的管理相关。例如,社会可以通过严厉的立法来限制色情和暴力的内容,从而减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第五段:如果我们能实事求是地对电脑总体的积极作用予以肯定,并对电脑有可能的种种危害及时并恰当地加以防范的话,我们就能对电脑的真正功效形成正确的理解。我们就不会对电脑形成过分乐观或过分悲观的看法。这将有利于我们最大程度地使电脑为人类服务,并将其有可能的危害降低至最低地步。

7-5: 大部分否定但小部分肯定的Eclectic模式

  第一段:“电脑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或许是一种过于乐观、甚至是盲目乐观的断言。纵观电脑和网络给人类已经造成和有可能造成的那些比比皆是、触目惊心的危害,我们便有充分的理由来怀疑电脑所能给人类带来的种种有益之处。因此,我们不仅仅要看到电脑给人类带来的种种正面作用,而且也应该正视电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所引发的种种问题。

  第二段:虽然人类已躲过了“千年虫”这一劫,但如果一个远比“千年虫”严重的危机产生,又假如这个难于控制的危机影响到全球的核武库,那么,哪怕是最小的一个计算机数据失误也能将人类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人类的核武库由于计算机数据失误而几近失控的报道时有所闻,人类每一次都能幸免于难吗?此外,一旦电脑失误造成全球金融系统的崩溃,这必将给全人类造成巨大的恐慌和混乱。

  第三段:为什么我们的法律禁止所有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因为网络对这个特定的、易受影响的群体具有普遍的害处。充斥于网络的色情与暴力内容易于使未成年人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对社会有害而无益的公民。即使在成年人社会中,计算机网络也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广泛和深远的负面影响。与网络相关的暴力与凶杀,性交易与性变态正日益威胁着我们的安全感和道德伦理底线。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人类彼此间的不信任感似乎正与日俱增。

  第四段:当然,电脑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不应该使我们无视它某些固有的用途。它确实能提高工作场所的工作效率。电脑网络也使信息的交流更为快捷。基于电脑的信息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电脑也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享受到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的教育而改变其命运。

  第五段:我们正视电脑的种种负面作用,并非意欲抹杀电脑实际上的有益作用。关键在于,随着电脑种种日趋强劲的功能不断被开发出来,整个社会被诱导产生了一种幻觉,仿佛电脑无所不能,有百利而无一害,从而使人们陷入一种对电脑科技的盲目崇拜。正是这一点使我们有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积极防范电脑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对人类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金隅嘉华大厦A座808B

电话:(010)-62968808 / (010)-13910795348

钱老师咨询邮箱:qian@proftrans.com   24小时工作热线:13910795348

版权所有 北京嘉文博译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嘉文博译翻译分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388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