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领 缘 小 序
08年08月22日 09:51
初识志奋领:“吃”也?“师”也?
关于志奋领,第一次听闻,还是从一个往届的领友那里。当时,便很是感叹英国政府外交的前瞻性。如此一个双赢的模式,定不乏皆大欢喜的结局。除此之外,便是有感英国政府的慷慨。据说奖学金的额度相当可观,若勤俭持家,学成归国后抑或小有所积。聆听之余,欣羡之情溢于言表。再后来就是在一次与朋友的闲谈之中。她是一个与英国颇有渊源的意大利人, 对志奋领也是大加褒奖。认同之余,一个疑问悄然升起——究竟它的英文名 Chevening是“吃乌宁”还是“师乌宁”呢?很显然两个人给了我不同的答案,由于对英国文化知之甚少,又恐于唐突出问会引得哗然一片,便生生忍住了。故而,这个问题也一直陪伴着我半年之多,直到获悉申请成功后的第一次见面会。也就是那时才知道,我并非唯一困扰与此的申请者。不摆龙门阵了,谜底提前揭晓——“吃”。官方的解释是它是一个外交官府邸的名称。其名如此,便不多加言辞论证其发音的合理性了。
对于志奋领以及申请的基本介绍,我也不多说了,奉上其官网链接。奖学金基本介绍、申请资格、重点扶持方向、申请流程、申请表格下载、申请管理者联系方式等诸多信息,均可由此下载。
http://www.britishcouncil.org/zh/china-education-scholarships-chevening.htm
雅思:不解之谜
志奋领以及大家所申请的学校对雅思成绩都是有要求的,因而考雅思也成为每个申请者的必经步骤。对于雅思成绩,志奋领的要求不是很苛刻,总分6.5,单科不低于6。这个限制和英国大多数前20学校的最低入学要求是相同的(牛剑除外),因此还是比较合理的。
总体上讲,我对于雅思还是比较陌生的。说来也惭愧,虽然上学时,学校曾与“新东方”某部隔街相望,但自己却从未受教于相关的培训班,更不要说参加相应的考试了。也因为这样,毕业时颇有人生不完整的感叹。工作后,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也用了几年,因时有温顾,对于雅思考试,还是有些许自信的。出于省钱省事的考虑,也没有报什么培训班,从网上下到了一些新东方的教程(多年前的版本,感觉迎战策略似乎已有所调整,便草草略过),以及剑4到剑6的模拟题(重点关注),研习了一周左右,便应诸考场。
或许由于学习时间较短,对于雅思的精神以及评判标准的把握仍亟待提高。最终的成绩和我所预想的颇有差池。有所期者,负我者也;有所患者,乐我者也。虽然如此,最终成绩还是达到要求了。因而当时为了避免麻烦,便就此作罢了,而雅思成绩如何得出,也就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伴随我终生了。以至于今日,每论及此事,皆有悔意。得献身说法如下:若雅思成绩与自己所预想的分数有很大差异,申请复议!!!
申请之文审:非政府路线
对于申请资料的准备,我还是很谨慎的。因深知志奋领青睐政府背景的申请者,而我却来自一个非但没有政府背景,且被明文归类于非政府组织(NGO)的机构。因而对于“我”实施申请行为是否得当的判定,便是一个颇有戏剧性的命题。不遗余力的咨询了几位资深人士,答案却南辕北辙。后来听说有领事针对志奋领相关问题在线答疑,便抓住机会,对领事同志开问。结果颇有些意外,据说志奋领之前都有支持非政府组织人士的案例。寥寥几句话,很是慰藉。于是乎便在圈内打听相关的信息,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一位成功申请且来自NGO的领兄,寒暄过后,一探究竟,才知他是该届领友中唯一的NGO人士,1/150的比例,着实不是什么很令人欣喜的数字。不过有成功的先例,还是可以鼓舞士气的。这也说明无论你有什么样的背景,虽然比例不同,志奋领还是会给你希望的。因而前途还是光明的,虽然道路或许遍布荆棘……认真准备才是正道。
提交材料后,会有一段时间进行资料审查,可称之为文审,文审通过后,便是面试,若面试成功,则基本预示着奖学金申请成功了。只要再获得学校的无条件录取通知书(Unconditional Offer),以及通过健康检查,便基本修成正果了。
申请之面试:沾绿色的光
从提交申请材料到获得面试通知,大概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志奋领对于申请者所涉及的行业背景是有所偏重的,其官方的宣传资料列出了8项优先考虑的领域。其中包括公共政策、司法/法律、经济/金融、贸易/商业、科技、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源与气候变化、媒体、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教育政策/人权/司法改革)。由于我致力于环保领域且曾专职于气候变化,很凑巧的迎合了其中两个重点方向。
因须正装领带,若寄身于公共交通必定挥汗沾襟,顾求助于的士,既免开车找路,寻觅车位,又可保仪容整洁,不失恭敬。但那天北京突发阵雨,的士陡然成为紧俏产品,且本来脆弱的交通也因此拥堵不堪。我还算幸运,提前8分钟到达了面试地点。因而提醒各位看官,若可能,面试最好留出充分的时间给相干的不确定因素,无论是何理由,迟到总是不大礼貌的,尤其在面试这样至关重要的环节。
面试我的是一位关注能源的英国驻华外交官以及志奋领北京项目官员。两位均为女士,且都很nice。轮流发问,大部分问题应该是之前就准备好的,层次分明,逻辑紧凑。很多是关于未来求学计划的,还有一些问题是与个人的领导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经验技能直接相关的,类似于职场面试,各申请者可类比稍做准备。最后,面试官还会让我提几个关于奖学金以及留学英国的问题。整个面试持续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结束时双方相互致谢。面试官不吝的微笑,以及整体轻快的氛围似乎都在暗示一切进展顺利,憧憬中……
烙汀:漫漫长夜终有尽,菩提明镜皆成空。
本来应该是1月中旬出面试结果的,但我们等到2月中旬仍然没有收到消息。其间也没少麻烦British Council的项目官员们,但也一直没有明确的回复。似乎感觉志奋领在不断向我招手而又远去,那手势不是唤我上前,却分明是在说:“再见,再见…..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在这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哀愁”。等待期间,虽然经常收到相应的提示信,要求抓紧学校申请,但我深觉奖学金是一切的基础,若得之无门,即使学校申请成功,也不过水中月,镜中花,劳神费力而不得实惠。因此便没有认真及时对待学校的申请事宜。这也为我后来的辛劳埋了一个很重的伏笔。
正当我费尽心思,终于将忘记曾做过志奋领的申请者,却于2月28日突然收到一封来自British Council(BC)的信。大致内容是恭喜我通过面试,并邀请我参加3月5日举办的志奋领Briefing。狂喜过后,不禁深感人生不易,大失大得,转瞬即变。惟有自我修行,强心健智,方可安于得失转换中而渐有所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Briefing期间,与周边领友攀谈时了解到我似乎是几人中唯一未获学校Unconditional Offer(事实是我只递出了一个学校的申请)的慢跑者,与此同时,又收获了另外一项要求,递交Offer的Dead Line是下个月的20日。两条信息的叠加给我增压不少,本来以为近在咫尺的志奋领,似乎又再次振翅欲飞……无言,只得加紧进行了。与会期间,与BC的官员闲聊,顺便了解了一下为何此次面试不比从前,消磨了如此多的时日。才知晓因英国政府对志奋领的财政予以压缩,为了能够争取到更多的资源,支持更多的学生,他们不辞辛苦,四处调配资源,才使得结果出的比较慢。言及此,先前稍有的责怨心态一扫而光,满是感激。
此后,便是紧张而又刺激的学校申请环节,由于已经落后许多了,为了加快进度,在递出申请的同时,便不断给各学校的招生部门以及各项目的秘书写信催促。因处于完全的弱势,因此对每份信的创作都有严格的要求,须言辞谦和恭谨而不失威严,态度真诚真挚而不显谄媚,词法时态多变而不臆做,语法拼写精准而不出格……如此往复,几轮下来,以至于英文信件创作能力受到严重摧残,每每提笔均不知所言。几番努力过后,终于在deadline之前收到了unconditional offer,正当我要向BC递交选择时,又收到最为心仪项目的通知信。大体上说我已被推荐在项目中获得一个席位了,不过正式的offer要等招生就业处签发,还需要一些时日。在这里,我要着重感谢一下那位与我颇有渊源的北京志奋领官员。她不但帮我坚定了等候该学校offer的信念,并且帮助我多次与英国BC的总部交涉,争取时间,最终使我能够等到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offer,争取到这个实现理想的机会。
领友小酌:天王盖地虎。。。宝塔震。。。组织!找到组织了!!
BC一如既往的在7月安排了我们和往届领友见面以方便取经。论经会上,一项重大的收获就是先前对奖学金额度丰厚的认识似乎需要更新一下了。奖学金只是支付学生基本生活费用的,但若想要趁留学期间欧洲邻国畅游几轮,就要掂量掂量之前囤积的米袋是否殷实了,尤其对于高消费城市如伦敦、牛津和剑桥。
更关键的,见面会上得以同本届的领友们接头,才知道各地(北京,上海,深圳等)均已经设立了专人负责大家的联络事宜。满是一种地下党找到组织的幸福感。会后,领友们便安排了一次聚餐,虽然有些仓促,但也攒足了洋洋洒洒20多位同仁,再包括两位BC的项目官员,聚首于女人街附近一重庆烤鱼店。席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家国大事,明星八卦杂糅一片。真可谓酣畅淋漓,其乐融融。归属感,真是一种奇妙而又敦实的感受。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领友之间可以就申请,在英国的学习生活,甚至未来的工作生活(包括个人问题)等相互照应,互通有无。道理再明白不过,大家都是明眼人,我就不多说了。
结语:
简言之,志奋领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政府奖学金。通过英国政府多年的苦心经营,志奋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对于弘扬英国文化,发展爱英友人的方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且同时帮助很多人圆了英伦之梦。由于多年成功的运作,志奋领校友目前也已经是一个从规模到组成再到管理运营都相当成熟的团体。相信在众多国家的奖学金项目中,志奋领应当不会轻易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项目的。原来志奋领中国项目只是针对政府背景的申请者,但现在限制已经打开,来自公司以及社会团体的个人均可以报名申请,且均有成功申请的案例。这也使得志奋领朝着一个资源选择都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方向发展。相信一个多元化的未来,应该会给志奋领带来更大的活力。
志奋领的申请过程不是很繁琐,在中国负责管理志奋领申请的主要是British Council 的相关项目官员。北京以及上海的官员我都有所接触,人都很热情,非常愿意帮助申请者排忧解难。因此大家申请时如果有疑问,可以直接向她们讨教而不要太过于拘谨。
志奋领还有很多合作项目,鉴于资金调配的需要,可能会突然安排一些获奖者成为联合奖会员,我就是这样,在准备签Awarding Letter 之前的3天,被告知加入联合奖了。联合奖的总额度和原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似乎仅发放方式稍有不同,孰优孰劣亦无法判定,且组织还是一样的组织,兄弟姐妹还是一样的兄弟姐妹,因此建议大家也不要计较究竟是联合还是不联合了。
最后恭祝大家申请顺利,能够通过志奋领飘洋过海一品英伦风貌,并且加入领友大家庭尽享浓浓情谊。呵呵,加油!(意野山人 2008年夏)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金隅嘉华大厦A座808B 电话:(010)-62968808 / (010)-13910795348 钱老师咨询邮箱:qian@proftrans.com 24小时工作热线:13910795348 版权所有 北京嘉文博译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嘉文博译翻译分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38804号 |